财务小欣在一次会议上结识了分公司的小付,因为年龄相仿又同岗,两人相谈甚欢。可是小欣万万没想到,自己却从此被“缠上了”。小付几乎每天都要给小欣打电话“交流工作”,内容却是今天哪个领导对她发脾气、昨天哪个同事看不起她。起初,小欣自认为入职更早,可以和小付分享交流一些经验。可时间一久,她发现小付不需要建议,也不在乎他人的感受,只想要一个机器人听众。稍有拒绝之意,小付便发朋友圈公开展示自己的孤独无助。最近,#职场中需要照顾他人情绪吗#这一话题登上热搜。在金融类职场综艺《闪闪发光的你》中,易立竞认为,当职场人强到会吸引别人成为自己的队友时,那么就不再需要讨好谁,因为成长型的人永远以能力提升为自我驱动。陈铭则认为,因利益而联结的关系,不如情绪认同产生的群体关系凝聚力强、走得远。公司不是家庭,是工作的地方,需要你交付自己的价值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如小欣一般不懂这个道理,过度在意他人情绪将使职场关系变得混乱,自己也将深陷负面信息泥沼,无法脱身。人们常说,同事之间不要轻易交心。但是在职场中,遇到良师益友是一件格外珍贵的事情。这种小概率事件为何令人动容?因为职场中的温暖与共情实在难得。但当共情能力被滥用,这种难能可贵的职场联结,将变得无比廉价而沉重。公司实习生陈以,为人敏感细腻,这种性格特质在事务处理上有一定优势——对工作细节敏锐度很高。但是在职场人际关系中,他总是会放大同事的一举一动,表现得小心翼翼,为了快速融入团队,陈以经常充当老好人的角色,努力让每个人都开心。但事实上,整个部门笑容最少的,正是陈以。在惯性取悦中,他获取了太多负面能量,就像一个入戏过深的演员,无法走出他人的悲喜。很多时候,主观上过度共情他人的行为看似温暖,事实上却仅停留在“感受你的感受”层面,而不是“理解你的遭遇并提供有效帮助”,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敏感且盲从。当你有所警惕时,TA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善意,试图让你走进TA的内心世界;你逐渐卸下防备,TA开始展示自己的“脆弱”,你则思考身为朋友总该帮点什么;你帮助对方做了一些非核心工作,TA喜笑颜开,并暗示你“该多照顾我的心情”;你略感迷惑,但又担心“如果我不照做,TA会生气吗”。这样的隐形操控者,我称之为职场情绪PUA,TA们以情绪输出为介质,遥控他人的善意为自己提供便利。而被操控者,会长期以服务他人的感受为己任,忽视自身需求,为了让对方“满意”,试图完成本不属于自己的任务。事实上,当你不重视自己的感受,他人会越发肆意地加以利用,让你陷入自卑、患得患失的情绪中。你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,察觉不妥时可以问问自己:“这是职场,那些家长里短与他人的人生难题,真的和我有关系吗?”做一个乐于与同事分享“私人话题”的员工,代表自己有亲和力吗?其实不然。在同事眼里,你的可交换价值仅仅是收容他人情绪、做一个知心大姐,那么你所追求的“社交”,没有任何稳定基础。公私界限一旦被突破,久而久之,你的职业初心会越发模糊,职场力会被削弱,视野会狭隘到仅囿于“关系”而非“实力”。从这个角度思考,打开你私人领地大门的是情绪消耗型同事没错,但钥匙却是你亲手给出的。“情绪垃圾桶”们最致命的一点就是“不想得罪同事”,于是傻傻地对别人的情绪问题罗列出诸多看似理性的解决办法。上班时,同事在你忙于工作时讲述家庭琐事,你可以用“真不容易,心疼你”表示理解和认同,但不展开话题。下班后,同事发来N段60秒吐槽语音,不必全都点开,回句“绝了,也是无语”就能无形拉近距离。巧用表情包、感叹词、“真的”、“确实”、“我懂你意思”,几乎能在所有不得不回复的情况下,简短而不失礼貌地敷衍。宗旨就是——在体面附和中让对方得不到想要的回答,践行“我说了,但又什么都没说”。这样既没有忽视他人,又不会让自己深陷负面情绪中。被动成为“情绪垃圾桶”时,很多人觉得忍忍就过去了,但“知情”本身就极具危险。有时明明无意,却因“听到”被拉入讨论,从而被视为同一团体。比如,有人在办公室吐槽其他同事,但你并不想说人是非,也不想被眼前人视为异己。为了不卷入旋涡之中,离开办公室就是最好的选择,取外卖、上厕所、客户来访都是完美的托词。如果负能量同事拉你一起吐槽领导,那么危险指数又增加了。公司上一任人力资源经理,因不满总经理管理风格要离职,交接当月,她以公司名义代为约谈各部门主管,但内容都是吐槽总经理,多一个人一起吐槽,她就多一份叫板的底气。不明原由的各位主管都以为是正常探讨工作,只有运营主管敏锐意识到对方想“拉人下水”,于是走进对方办公室前定了一个十分钟后响的铃声,避免自己陷入尴尬和敏感语境。不想吸收情绪垃圾,就要学会转移、分化、必要时无声反抗,弹性调节参与度,把不属于自己的苦恼交还给问题的主人。与此同时,不必把良性社交拘泥于某一间办公室,利用午餐时间与其他部门成员联络感情或者谈谈工作进展,也会对职场人际交往颇有益处。通常,职场中乐于产出情绪垃圾的人,并不是真的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,只是需要宣泄情绪。对什么样的人宣泄情绪最舒服?当然是找“无害”的软柿子捏。为了避免成为“情绪垃圾桶”,职场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身处职场的目的,以岗位职责约束自我,社交层面礼貌得体即可。如果在工作过程中,感知到情绪界限被侵犯,必要时可以利用职业身份、岗位标签、专业语言亮亮锋芒,维护自己的同时,也能起到警示对方回归职业语境的目的。若深受他人负面情绪之苦、暂时无力摆脱时,要尽力为自己找到更为内在的驱动力,争取快速脱离恶劣环境。没有人敢对自己的领导无休止抱怨,同理,进入更优质的圈层,不再纠结他人情绪,而是关注自我成长,在更宏大的价值坐标里追寻新自我,才是摆脱他人负面情绪的最好路径。身处职场,解决他人情绪问题绝非第一要义,也大可不必承受他人带来的负面影响,先渡己后渡人。同样,希望不断输出负面情绪的职场人明白,你的同事是来工作的,并不想当你的情绪垃圾桶,职场社交的底层逻辑,是“分寸”二字。